
新能源汽车续航评测,新能源汽车续航评测排名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新能源汽车续航评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新能源汽车续航评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新能源汽车,彻底解决续航里程问题,还需要多久?
毫不客气的说,那是相当严重。就这个事啊,打根上就出毛病了。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他应该标注的是底线而不是上线。举个例子,去超市买鲜牛奶,保质期写着两天,但是两天之后他未必坏,对吧?但保质期这两天的意思是两天之内你这牛奶绝对不能给我坏了。
正所谓退潮之后才知道谁在裸泳。前两天某平台搞了一个新能源车型的冬季续航测试。一共测试40多款新能源车,实测的结果,续航达成率最高的只有50%左右,最低的30%左右,而且这30%的还不少呢,竟然有七款车型。确实啊,冬天搞这个测试啊确实有一些苛刻,但是你这30%也太过分了吧。
这个续航折扣,那就意味着本来我预定好往返的路程,现在连单程都达不到了。那你说,我开你这车不就得大冬天被搁在路上吗?我知道啊,很多消费者可能在买电动车之前,心里已经给续航里程打过一个折扣了,但是你说你标100公里。跑70公里我也就认了,你跑30公里是什么鬼呀?你这100还有什么参考意义吗?为什么现在大家一提到电动车就叫电动爹呀,还有很多老铁有续航焦虑?他不是因为续航里程的长短,而是你的续航里程不真实,他影响到我的出行了,明白了吗?而且老司机我认为啊,续航里程的标注跟三电技术一点关系都没有,他就是一个诚不诚实的问题。
咱打个比方,你这车就标续航100公里,即使再严格的环境他也能跑100公里。环境要是好点呢,他兴趣还能多跑,这多好啊。你的续航像是这么标,消费者肯定没有焦虑了呗,因为留给他的永远都不是惊吓,而是惊喜。像现在这样各大品牌电动车疯狂内卷,你的续航标的长是吧?我标的比你更长,最后呢就导致消费者谁也不相信了,不相信他就不会被你的产品买单,到最后坑的不还是你自己吗?
所以老司机,我觉着吧。是时候觉醒了。各位新能源的厂家大佬,恳请你们诚实一点。行吗?
各位老铁,以上内容只代表我个人观点,如果您有不同意见,欢迎随时指证。
新能源汽车解决续航里程问题就在眼前
电动汽车最大的问题是“里程焦虑”,车辆需要有长的续航才能没有焦虑呢?这个问题从根本上就有漏洞。真正的焦虑不是续航而是充电!燃油车的续航也并非都很长,绝大多数都只有500公里左右;某些高油耗且没有副油箱的商务车或越野车,以及油箱容积很小的微型燃油车,这些车在城市道路行驶大都只有三四百公里。可是这些车的用户的就没有反映过有里程焦虑,究其原因无非是加油站很多。
目前全国应有11万座左右的加油站,在相对偏远的区域至多一二十公里就有加油站,城市道路会有很多;高速公路每个服务区都会有加油站,服务区的最大间隔理论上不得超过70公里,大部分都在30-50公里之间,加油是没有焦虑的。
电动汽车并没有里程焦虑,有的只是“充电焦虑”。
怎样才能解决充电焦虑,这是个大问题,但也是个必然能够解决的问题;因为只要电动汽车越来越多则充电桩的保有量会倍数级增长,这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宁愿先有鸡。如果投入很大的成本建设了非常多的充电桩,没有足够的车去用,多久才能收回成本呢?回收成本的时间太长干嘛还要去搞充电桩。这些资本从来不缺乏赚快钱的项目。
所以只有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足够大了,资本才会真正的投入到充电桩的建设中;那么充电焦虑的问题就即将要克服了,因为2021年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呈“井喷式”的增长,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经过十年的拉锯战彻底败下阵来了,这点从广州车展也可以看出端倪,以燃油车为主的合资车展台基本都是门可罗雀,而以电驱智能车或插电混动车为主的国产汽车展台就像过年赶大集似的。
2021年的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已经让充电桩的保有量大幅增长,截至目前已经和汽车保有量形成了大致“3:1”的比例,也就是三台车就有一个充电桩;而燃油车是数千台车共享一座加油站,实际上已经没有充电焦虑了。至于农村乡镇市场的充电桩保有量仍旧很低,但是这些区域的用户往往具备自建桩的条件,说白了就是有停车的院落、可以自行申请安装新能源汽车专用充电表,成本远低于公共充电桩。
所以充电焦虑已经开始缓解,在看清这个问题后,更多的消费者开始选择了绿牌汽车;随即而来的就是充电桩保有量的快速提升,预计2022年的充电桩保有量可以达到300万个左右,仅2021年申报的公共类充电桩就超过了100万个,其中还包括大量的交流慢充桩,适合插电混动车和电动汽车的充电。
媒体测试出的新能源汽车续航排行榜可信吗?
媒体的测试要客观参考,条件设定的不同会有很大差异化
就目前国内的测试媒体来说,可以看到很多媒体已经做了一些纯电动车的全天续航测试和极限里程测试。但是这个很多都是以厂家作为背书的形式来进行的,而且设定的条件都很单一,并没有模拟到更多的苛刻条件和多维度的季节因素,以及驾驶习惯和负载等等条件。所以这个只能代表当时条件下的一个个体的参考例子为主。这个与燃油车的差异化会更大,因为要根据车载使用量,比如说用电量、空调开启时间、大灯开启时间等等,这都是因素所在,而燃油车这方面的负载不一定能在里程上体现出来,相对还是纯电动更加明显。
新能源车型的出场续航标准不同,电池和电机规格不同,车型尺寸不同,排行毫无意义
这个真的是这个新能源领域中最大的BUG,也就是这个续航标准不同,车厂宣称的续航里程都是能尽可能高就高,因此大多数都用NEDC这个古老的标准来做宣传。所以很难有厂家会将NEDC、WLTP和EPA三方面的标准都公示和测试出来,只有部分品牌比如说大众的新ID.4就使用了WLTP标准来衡量自己的续航里程,但是宣传的时候还是以NEDC作为配合,这个国内与美国的要求就差了很多,因为它们以EPA为主,WLTP为辅,所以这个标准不同就导致很多界定就不同了。所以厂家和媒体测试就有条件的说,你跑不到和我跑不到,不代表实验室里达不到。
但是很多人还是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电池容量和电机的功率要根据车型和驱动方式进行综合判断,也就是说车型级别还是在实际表现中有很大差异化的,一方面是电池容量越大肯定重量就大,另外一方面还有两驱和四驱之分,加上轿车和SUV的不同,那么这个界定就很模糊了,只能综合个大概续航来决定续航里程到底可信不可信。而且媒体也没有这个真正科学的方法和能力去综合这些问题去测试出一个结果。因此这个排行测试就是个噱头而已,以自己的理论和标准去划定这个排行。
这就如同现在无论大小媒体买车拆来看用了多少材料,钢板多厚,隔音材料多不多,底盘平整不平整等等这种拆车形式来判定一个车型的好与坏。而不是从结构和[_a***_]的组合,以及动力和操控的***,以及现代车型的科学设计等等,以至于用磁铁看用铝制材料还是钢制材料也能谈论好与不好。甚至还有拆开发动机的零部件,来说发动机的细节哪里用的材料不好会导致哪里不好。这种就是媒体的自我设定,也就是他们在定义这个车的好与不好,因为自己能拆车就是有能力去判定一个车型的好与坏。你觉得这事情哪个可信呢?
您好,很高兴回到您的问题,最近电动邦搞的新能源汽车续航测试活动关注度还蛮高的,在各个新能源汽车车友群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我翻了一下聊天记录,我发现决大多数车主还是比较认可这份榜单的,而作为电动汽车车主的我把自己的车套入到这份续航榜单中发现偏差也不是很大,所以我个人对这份榜单还是比较认可的,下面说说为什么。
首先,电动邦的续航测试是同一工况,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温度,同一路线开始测试的,也就是说除了驾驶员的驾驶习惯是变量而已,其他的都是定量, 虽然每个人的开车习惯和脚法不同,但只要正常开,能耗都是在一个小范围区间的,有差距,但也许没那么大。
另外,电动邦的续航测试中副驾驶位还会坐一个人来监督整个全过程,并且全程都是在直播下进行,以此证明测试的真实度和严谨性,所以我认为在这份新能源汽车续航测试榜单是可信的,并且极具参考意义。
上就是我的回答了,热爱大自然,热爱新能源,威马汽车车友会,分享驾驶技巧、分享新能源汽车维保知识,为您解决选车、用车烦恼,欢迎威马汽车及其他新能源汽车品牌车主关注我们!
3万最好电动汽车续航600km以上?
没有。
电动车最大的成本就是电池,目前新能源车电池是供不应求,锂矿***的价格高居不下,目前600公里以上续航的电动车还没有价格10万以下的,15以内的都很难买到。
3万块的电动汽车,也就能买到续航100多公里的,比如五菱宏光的mini,在城区以内跑一跑是可以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新能源汽车续航评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新能源汽车续航评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msdw.com/post/66972.html发布于 2024-11-24